政府
公共管理

在我国政府部门,有哪些重要的 KPI (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它们对官员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比如全运会金牌数,我们老百姓很难理解这对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要性。 还有GDP,能否详细说一下,这个对地方政府官员升迁的重要性? 还有适龄儿童入学率,公安…
关注者
898
被浏览
78,462

8 个回答

谢谢邀请。

首先,这个问题不太会有直接的来源可以参考,我也不知道组织部在选择人选时会参考哪些指标,有没有固定的一套程序等等。所以,下面的分析都是一些间接的经验研究。

第一,省地级的官员晋升考核必定包括GDP增长率。许多人已经证明了GDP增长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核标准。李宏彬和周黎安(2005) web.cenet.org.cn/upfile 发现,任职期间的所在省的经济发展平均速度越快,省级政府官员的升职概率越高。

对这种研究一个常见的怀疑是:经济增长不仅有省领导的作用,这个地区本身是不是富庶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如果组织部晋升的程序是把一个看中的官员放到一个经济增长较快的地方,那么晋升的故事就不是考核GDP了。于是一些人(包括周黎安自己)也做了一些后续的研究,一方面把经济增长中的地方效应和个人能力效应区分开来,另一方面把省级研究扩展到地级市研究( observer.nsd.edu.cn/cn/),进一步确认了GDP增长确实是省地级政府官员晋升的考核指标之一。

第二,县乡级的政府考核可能包括一系列较复杂的、持续变化的指标。北京大学的刘明兴副教授在2000、2004和2007年对全国6个省60个乡镇和120个村进行了跟踪调查。他以全国若干地区县、乡政府使用的干部工作文件作为基本依据,要求被访谈的干部在备选的考核任务之中,选择县政府或乡镇政府领导班子考核最重要的五项指标,并按照考核权重的高低排序。他有以下发现:


以上两表列出的分别是该指标为该地首要考核指标的比例和属于前五重要指标的比例。不难发现对于乡镇级政府来说,招商引资是不变的主题。这其实契合了在省地级的GDP考核,也是一种对于经济发展的追求。另外,社会综治在前五项中出现的比例逐年上升,社会综治这个指标不仅包括当地治安,更包括了信访数量等因素。这也是乡镇政府频频出马截访的原因。

第三张表是所谓的“一票否决”项目,也来自于干部调查。其中,计划生育、社会综治和安全生产是乡镇干部晋升的“红线”,远远超过其他的指标。触及到这根红线的干部,比如出了安全生产事故、超生数量超标或者是漏截了几个上访的,该乡镇的干部仕途就走到头了。从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理解一些看起来十分令人费解的政府行为。

最后再次强调,以上所有内容均来自于经验研究的推测以及干部的主观报告,没有任何途径(至少我没有)可以知道来自于组织部的确切的考核指标体系。结合省地乡镇级官员的考核体系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行为(比如一个运动员先加入了哈萨克斯坦籍再加回中国籍据说是要准备全运会),对于其他部门,比如公安、教育或者体育等,我相信也会有类似的考核指标。就像省地级官员追求GDP、乡镇级官员抓招商引资一样,负责各个部门的官员也会孜孜不倦地追求他们应该追求的数字。

数字出官,官出数字。用各种指标加上一票否决的考核项目来选拔官员,到底好不好呢?如果不好,要怎么改?这个问题其很难回答。这等于在问:用分数定终身的高考,和让教授组成招生委员会进行自主招生,到底哪个好?

发布于 2012-10-29 00:19

1、有哪些关键指标。

政府部门的考核指标很多,主要分经济类指标和民生类指标,但比较重要的还是经济类的指标。(有删减)



2、指标对领导干部的意义。

首先,它是实施政府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政府目标任务的下达、官员和部门的考核等都是通过它来实现的。同时,很多指标的价值在于通过与兄弟地区进行比较,一旦相关指标落后于其他地区,或者有较大下降,领导会面临上级较大的压力。

其次,考核成绩对官员的奖惩和升迁也有很大影响。中国政府从古至今历来非常重视绩效考核在关于奖惩和提拔中的作用。一般认为,相同资历背景的官员,政绩在官员升迁中起的作用比较大。对于总体来说,政绩从来只是官员升迁一部分因素,甚至不是主要因素。因为,虽然表面上看那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升迁较快的原因是地方经济发展速度较高,但究其原因,政绩的好坏主要和天时、地利影响较大,那些能去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往往都有较强的政治资历和背景,政绩往往是他们升迁因素中起锦上添花作用而已。

综上所述,类似考核指标这类政绩,对于官员而言重要,但不是最重要。

编辑于 2014-07-01 15:50

维稳。现在比GDP还要重要,谁要是不稳定,就会下课。

发布于 2017-02-12 22:55

中国经济增长的指挥棒发生重大变化,在对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党政领导考核中,有关环境、能源资源的权重,远远超过了GDP。

比如根据绿色指标考核体系,资源利用权重占29.3%,环境治理权重占16.5%,环境质量权重占19.3%,生态保护指标权重占16.5%,增长质量权重占9.2%,绿色生活权重占9.2%。其中GDP增长质量权重不到资源利用、环境质量权重的一半,占全部考核权重不到10%。

具体而言,人均GDP增速权重仅仅占1.83%,但是单位GDP能耗权重达到2.75%;PM2.5指标达标权重占2.75%,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权重为2.75%;地表水劣五类水体比例、森林覆盖率等权重也为2.75%。

国家统计局原司长黄朗辉指出,这是中国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近期雾霾加重,社会反响较大,反映出目前环境污染加重已经影响到人身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问题。社会已经有了共识,即单纯为了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这样的增长没有任何意义。

“新的考核体系说明,未来各地要更多地确保环境质量改善,实现综合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

重大改变!官员考核环境成重中之重

发布于 2017-01-13 16:33

1月12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在月度例行宏观数据发布会上表示,近期印发的多个涉及到生态文明指标的考核,对生态环境质量等体现人民获得感的指标赋予很高的分值和权重。

这些办法强化了地方党委和政府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责任,要落实“一岗双责”,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省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干部奖惩任免的重要依据。

这将使得各地发展成果的考核,出现导向性的变化。

“通过这些指标设计、制度设计,引导约束地方党委政府把绿色惠民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质量改善。”赵辰昕在上述发布会上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放到突出的位置,明确了到2020年中国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

上述考核指标中,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权重远远低于环境等指标,这意味着从1949年以来GDP至上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变化,环境因素的考核首次置于比GDP更重要的位置。数据转看荐

发布于 2017-01-13 15:58

前几天回家看县里面的电视台,季度考核,各单位电视大擂台,现场直播,给定时间,各单位上去演讲,然后根据各单位的平时考核打分,重点来了,最后考核最次的一二三名上台发言检讨,考核好的最后发奖发钱

newpaper.dahe.cn/hnrb/h

算是效绩考核新方式,看某些单位灰头土脸上去检讨,大快人心

发布于 2017-08-12 19:01

稳定程度,gdp,最主要的是上面有多少使劲的

发布于 2017-08-12 16:13

我觉得题主思维方向有问题

政府部门最关键的绩效指标是执行力和创造力,他一定不是考察你能看到的东西。

比如最重要的是讲政治。这种东西看似很难量化,但实际上讲政治又无处不在。

这种东西是日积月累的,是在一件件大事小事中证明和凸显出来的。绝不是所谓统计数据,而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政治形象。一般某个部门汇报工作,都会挑选对自己最有利的数据,北京的数据不高,但只要比上海高就好了呀

发布于 2019-12-07 00:21
(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