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口 南沙 横琴

自贸区简介

  • 所在行政区 广东省
  • 建置时间 2015年04月
  • 管理机构名称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
  • 总面积 116.2 平方公里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China (Guangdong) Pilot Free Trade Zone),简称广东自贸试验区或广东自贸区。2015年4月21日,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广州南沙区举行挂牌仪式,标志着广东自贸试验区正式启动建设。广东自贸区涵盖三个片区:广州南沙新区片区(广州南沙自贸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深圳蛇口自贸区)、珠海横琴新区片区(珠海横琴自贸区),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广东自贸区立足面向港澳台深度融合。


根据《(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广东自贸试验区的战略定位是,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组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


广东自贸试验区的发展目标是,经过3-5年改革试验,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现粤港澳深度合作,形成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力争建成符合国际高标准的法制环境规范、投资贸易便利、辐射带动功能突出、监管安全高效的自由贸易园区。


广东自贸试验区建设4年来,在加快构建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投资贸易规则体系、建设依法规范行政体系和公平竞争市场机制、建设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高水平合作平台、打造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强化国际贸易功能集成、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开放创新完善配套监管及税收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广东自贸区主要建设绩效


自2015年4月挂牌运作以来,广东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在探索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组、深化粤港澳合作等方面推出一批突破性的改革试点,形成一批重要的制度创新成果,有力发挥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试验田的作用。3年来,广东自贸试验区共形成456项制度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33项,向全省复制推广102项,并发布92个制度创新案例。


自2015年4月至2018年底,广东自贸试验区内累计新设企业25万余家,实际利用外资186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28.3%。


其中,2018年,广东自贸试验区内固定资产投资达1283.25亿元,税收收入680.42亿元;外贸进出口9026.7亿元,占广东全省12.6%。7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区内投资设立了309家企业,吸引79家总部型企业。


二、广东自贸试验区产业聚焦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产业聚焦:生产性服务业、航运物流、特色金融以及高端制造业。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产业聚焦:科技服务、信息服务、现代金融等高端服务业。


珠海横琴新区产业聚焦:旅游休闲健康、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


三、广东自贸试验区四周年制度创新最佳案例


(一)投资贸易便利化最佳案例

案例1:企业开办“一口受理6+X证照联办”模式。将“照、章、银、税、金、保”以及“X”个后续准营许可、备案事项实行联办,6个环节1天办结,其他准营事项3天办结,平均为每家企业节省112个工作日,简化反复提交材料近100份。

案例2:进口汽车便利通关及保税展示交易新模式。综合运用多元化税收担保体系,叠加汇总征税等创新制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到港车辆可立即上线检测,实现全过程视频监控,汽车检测效率提高三倍,当天检验、当天拟证、当天放行,2018年南沙口岸申报平行进口整车约1.4万辆,成为全国第2大平行汽车进口口岸。

案例3:建设“离港空运服务中心”。以前海保税港区为中心的“全球揽货一前海集聚一机场直飞”进出口贸易“航空货运”模式。预计该模式成熟后,由前海“登机”的出口货物将达到8-10万吨/年,节约企业物流成本8000万元/年。

案例4:全省率先上线不动产登记“互联网+金融服务”新模式。办理抵押登记在试点银行“只跑一趟,只交一次材料”,线上办理登记、注销“零跑动”,审批“零耗时”。平均办理时限2.5小时,缩短了近10倍,大部分不动产登记业务从30日缩短到3-5个工作日,提速逾80%。

案例5:“跨境”对澳合作新模式。横琴片区以“跨境”对澳合作为核心,分别在跨境办公、跨境通(8.870, -0.19, -2.10%)勤、跨境科创、跨境信用、跨境维权等方面出台系列创新举措。如澳门企业经备案后可在区内试点的楼字租货办公;开通横琴一澳门跨境通勤专线便利两地往来;设立跨境消费维权网络处理平台,成功办理涉澳跨境消费维权19件,为澳门消费者挽回损失331.9万元。


(二)国际化营商环境最佳案例

案例1:率先出台对外开放清单指引。南沙片区出台区内首张《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金融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指引(2018年版)》和全国首张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指引一一《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南沙片区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清单指引》两份《指引》为境外投资者到区内投资相关行业提供清晰的政策指引,提高招商引资针对性。

案例2:开展深港工商跨境文书流转信息化改革。前海蛇口片区创新推出简化版公证文书,规范数据标准,统一港资企业数据格式,并建立协调机制快捷鉴别真假。开展深港工商跨境文书流转信息化改草,是应对两地不同法律制度、不同系统的一次改革创新,也是商事登记领域深化深港合作的首次尝试,不仅降低了行政成本,而且大大减轻了港资企业负担。

案例3:以信用为核心的跨部门协同监管平合。前海蛇口片区归集深圳市74家政府部门和市场机构涉及区内17万余家企业的1500万条数据,建立“企业信用画像”通过大数据识别重要风险信息,实现对市场主体的高效监管。向15个政府部门开通90余个监管账号,累计查询超过10000次通过分析,排查出33家涉案企业。

案例4:城市智慧化社会治理新模式。横琴片区全国率先推出首款融合志愿服务和有效激励的“物业城市APB,让市民、志愿者、专业公司、商家、执法者共同参与城市治理可以随时投诉、反映、自行处理问题。系统自2017年4月上线以来,收到各类城市隐患问题及投诉近1428宗,市民及志愿者处理率超过90%。

案例5:构建知识产权“五环节一平合”新机制。横琴片区推动成立“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盟”平台,探索构建知识产权注册、培育、使用和交易、保护、法制保障五个环节全链条培育和保护监管体系。目前,知识产权联盟成员达到101家,其中港澳联盟成员22家。截至2018年底,横琴受理商标注册3493件,作品著作权登记360余件,商标质押业务8件,商标质押业务额达1.38亿元。

 

(三)金融开放创新最佳案例

案例1:全球首个“香港保税港区”飞机跨境转租赁项目。美国航空租赁公司在南沙片区落地全球首个“香港+保税港区”双SPV架构项目该架构充分利用香港税收和融资优势,并享受国内分期缴纳进口关税、通关便利,降低了飞机租赁业务成本。

案例2:全国首单“银行间市场央企供应链应付账款资产支持票据(ABN)”业务。1453家供应链中小企业将其对中国铁建(10.040, -0.02, -0.20%)及成员单位的应收账款,通过中国铁建银信供应链金融平台进行确权登记并获取“银信”电子凭证,根据自身融资需求将凭证通过平台在线转让至中铁建进行保理,最终转化为中铁建保理的应收账款。将上述应收账款作为基础资产,在银行间市场发行资产支持票据,打通铁建保理在公开市场的资金募集来源,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上游企业资金成本,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案例3:建立“前海鹰眼系统”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前海管理局与中央网信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合作建设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合前海鹰眼系统并对20多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开展跨境、跨行业、跨地域、穿透式和舆情实时监测等“五项特色监测”。2018年,“前海鹰眼系统”实时监测近6万家前海金融类企业的网络舆情,针对87家机构形成风险监测报告,协助深圳市金融办开展271家机构的核査。

案例4:全国领先的场外期权创新模式助力精准扶贫。海航期货首创推出场外期权价格保障操作的新模式,通过设计亚式看跌期权操作,为农户争取到更多农产品(5.530, -0.01, -0.18%)升值空间,解决了参与人数多、单体数量小、产品价值小、时效性差等问题,提升了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2018年5-8月免费为安国镇、峡门乡玉米种植户提供1000、5000吨的玉米场外期权价格保障。8月,成功为466户农户规避了玉米价格下跌风险。

案例5: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签约落地。2018年5月4日,由澳门政府财政出资200亿元,广东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1000万元,组建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基金存续期12年,由恒健控股设立的广东粤澳合作发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营,重点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粤澳基金的设立,通过澳门财政资金与境内企业组建外商投资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的方式合作,有效解决了广东与澳门地区资金融通障碍,实现了政策许可、程序合法和可操作,破解了粤港澳大湾区资金融通的难题。

 


分享
测试

中国其他自贸区